南宋的江西是全国富饶的地区。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当时朝廷每年从“东南岁漕六百万石”,这其中江西要占三分之一。可见江西当时的经济地位。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教育事业发达,书院云集,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光记录在案的进士就有120人之多,在东南各省位居前茅。不仅南宋,北宋时期还产生了我国著名的诗歌流派--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派。这一派的诗歌理论一直到清朝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南宋末年,人杰地灵的江西又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名人,主要是以卢陵(吉安)为中心,以文天祥为坐标,以周子善等为代表的爱国士大夫集团。无论他们在政治上是和主张,他们都有另外一个特点--都擅长象棋,并且棋艺高超,因此,人们成他们为“江西弈派”。
江西弈派的核心人物是鼎鼎大名的文天祥(1236——1282)。他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庐陵富川人。提到文天祥,相信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抛开文天祥的那些丰功伟绩不说,其实文天祥还是一个象棋高手。他从小就生长于象棋之家,他的外祖父,父亲都是象棋高手。尤其是他的父亲给他了大特别大的影响,从小就教他下棋,悉心指导,使得他慢慢的热爱上了象棋运动。在文天祥的诗作中经常会出现和象棋有关的诗句,可见象棋在他业余时光的比重。比如:“钓鱼船上听吹笛,喂芋炉头看下棋”,“夜静不收棋局,日高犹卧纱窗”,“纷纷玄白方龙战,世事从他一局棋”,“闲云舒卷无声画,醉石敲推一色棋”等等。
甚至,连文天祥被罢官在家时,他主要消磨时光的办法都是下象棋。根据历史记录,他在此时经常和当地的象棋名手对弈,今天和张三对弈,明天和李四来一局。其实,即时在朝为官,不管公务多么繁忙,文天祥也一定会挤出时间下象棋。如果说文天祥把一生大部分的精力和热血都奉献了积弱的南宋,那么他业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象棋棋盘边度过的。即使是被元兵俘虏,囚禁在监狱之中,文天祥还是离不开象棋。除了读书写作之外,就是下象棋。直到他临刑前期,由于元朝宰相下令没收了棋具,他才不能再碰象棋。可以说,文天祥是个天生的“象棋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