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象棋教室 > 象棋与策略
象棋与策略
2012-09-25      作者:      来源:
     象棋与韬略

  象棋作为一种比赛智力的竞技运动项目,其中并不单单是棋艺的较量,还包含有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计算能力、临场经验和智谋韬略等方面的较量。

  象棋既然是象兵之戏,那么古兵法中的用兵韬略必须会在象戏中有所反映,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繫。在象棋实战中,各种战略战术的运动大都可以用兵法的战略战术予以解释和借用,兵法韬略可以指导象棋的实战,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要想提高象棋的实战能力,兵法韬略可说是棋手必修的课题之一。加强兵法韬略的学习,熟悉兵法韬略的运用,可使棋手在实战中更为熟练地运用各种战略战术,及时并恰当地处理好实战中出现的各种局势,尽可能地掌握场上主动。

  象棋的整体谋略思想

  象棋的战略有多种,其中有许多是大家熟悉的,例如:优势战略,均势战略、劣势战略、佈局战略、残局战略、攻击与防守战略,刚柔并济战略,防守反击战略以及求和战略等等,难以--列举。在以上所举的战略中,有一项叫作整体战略,也就是贯穿整个对弈过程的战略思想,可以说是最重要、最具有指导意义的。

  象棋整体战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这里可以借鉴军事上的战略要求--也就〝全胜〞。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把实现利益目标的战略思想分为四个层次:〝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伐城。〞可见其战略的选择是自上而上,先由其层次寻求制胜之道,如求之不得,再依次降格以求。孙武子又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观之,孙武子的全胜思想包括两点:一是自己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即屈服于我方之意志。其〝不虞而屈人之兵〝以及成语〞兵不血刃"就都体现了这种全胜思想。

  在象棋的实战中,如何追求这种“全胜”的境界呢?我们都知道,象棋的实战是以杀王作为胜负的标准,单方面则有胜负和三种结局。就一局棋来说,棋手们最高的追求当然是胜利、和局则次之(在特殊的形势下,能谋得和局亦未尝不是一种胜利)。就一个比赛来讲,则应该是多胜不负,次之为多胜少负。追求高胜率,避免输棋或少输棋。

  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军事斗争中的谋略角逐,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强烈思维活力对抗。象棋枰虽小,但是对阵双方都有鲜明的目的性,互相抗衡、互相制约,这也形成了一种特有形式的思维上的活力对抗。由于对方思维的难以揣度,有些局势的发展是难以预测的;由于棋枰的争斗有它本身的规律和有关方面的制约,有些局势又是可以预测的。但是,棋局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对策可以一劳永勉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谱不能尽弈之变,法不可尽战之奇。这要求棋手们随时依据局势的变化来调整战略,运用各种战术和韬略去努力驾驭局势,以达到夺取胜利的目的。〞

  象棋的实战既然是一种直接形式的思维活力对抗,勿庸讳言,它的特征势必充满着"诡道"逻辑的作用,亦即孙武子所说的:〝兵者,诡道也。〞所谓〝诡道〞逻辑,就是〝不守常〞逻辑,以奇制胜,灵活变通,不拘泥于常规,不恪守一格,去留不定,见机而作等等,不一而足。为了满足获胜的需要,只要规则允许,什么样的招数都可以在棋枰上使出来。但是绝不包括那些不道德的干扰对方之类的小动作。  

  在象棋的对战史上,许多出奇制胜的精彩战例都是谋略所创造的典範。在棋枰上不能没有规则,也不能不要常规,但在谋略思想中,这些规则和常规在遇有异常情况或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标,有时是可以随机而变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而逆常理行事,打破思维习惯和定势去思考对策。

象棋教室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