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爸爸背我参加智运会”―记宁夏少女棋手张筱笛
“爸爸背我参加智运会”―记宁夏少女棋手张筱笛
2010-05-07      作者:张晓霞      来源:
 

    “我要飞得更高,像风儿一样舞蹈,飞得更高……”

 

    筱笛的网名叫“我要飞”,这个不能走路的女孩子,却有一个飞翔的梦,那就是在象棋的天地间翱翔!父亲张郑生为她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默默用全部心血为她燃亮斑斓的梦想……

 

    在首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业余混合组团体赛上,宁夏代表队14岁的女棋手张筱笛,在九轮棋的比赛中取得5胜2和2负的佳绩(由于男棋手发挥欠佳,宁夏队仅取得第24名)。

 

    2009年11月中旬的成都,阴雨连绵。从我们住的宾馆蜀风花园酒店步行到智运会象棋赛场――成都体育学院体育馆,大约要15分钟左右,我和队友常常是撑着伞在细密的小雨中疾行。

 

    一个湿漉漉的下午,在体育馆的台阶向上攀登时,我瞥到一个瘦高个子的中年男子,背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着,当时心想:“瞧这个家长啊,真娇惯孩子,怕台阶滑、孩子摔着,这么大的女孩竟然还背着她走。”当时看这个女孩的年龄,以为她是参加青年女子团体赛的选手。

 

    又一次,遇到这个家长背着女儿在看赛场内的比赛积分表,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她为什么不自己走路?”那个清瘦的父亲微笑着答道:“她的腿不好,不能走”。

 

    我这才重视起她的腿。的确,这个女孩子的腿有问题,她根本不能自己走路,她完全是由爸爸背着来参加比赛的。

 

    我的心陡然一紧,为了这个女孩的不幸,为了这个父亲的坚韧,此后,就格外的注意起这父女俩来。

 

    原来,女孩是代表宁夏参加业余混合团体赛的,她叫张筱笛,父亲叫张郑生,女儿的参赛费用由宁夏体育局负担,专程为照顾女儿而来的父亲,则全部是自费。

 

    在餐厅用餐时,几度遇见他们:父亲背着女儿进来之后,先是找好地方,把女儿轻轻放到椅子上坐好,再去打自助餐。他耐心地为女儿择好一盘子食物,端上牛奶或果汁,让女儿先吃,然后再给自己打饭菜。女儿非常乖巧懂事,从不挑剔饭菜,也不会再要其他的食物,劳烦爸爸跑路。他们父女俩总是安静地坐在一隅,静静地吃饭,两人有着一样浓的眉、一样黑的发,女儿的发尤其又黑又密,二人都戴着眼镜,清秀而斯文。

 

    有一次与他们坐在一张桌上吃饭,我问女孩比赛的战绩如何?才知她当时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1在成人组中取得净赚三局的佳绩,对于来自宁夏这个边远地区的14岁女孩,尤其难得!

 

    11月23日吃晚餐时,我又遇到了这父女俩,父亲说当晚十点多就返程了,希望我能和他的女儿合个影。想到女孩行动不便,我饭后就主动去拜访他们了,这次拜访也使我更为细致地了解到筱笛与父亲的情况。

 

    筱笛在2007年6月12岁时开始学习象棋,她师从宁夏象棋高手、国家级裁判刘泉龙(刘泉龙的儿子刘明现在是宁夏象棋第一人),她专注地投入到象棋中,进步非常喜人,学棋后,她一直参加宁夏省银川市男子象棋比赛,取得了骄人战绩:

 

    2009年5月参加银川市千人象棋比赛(未满十八岁者都可参加)获得第四名,09年8月,参加宁夏首届智力运动会成人男子组比赛,在众多男棋手中获得三十余名的佳绩,09年8月参加银川市月星家具杯赛,获中学甲组第一,09年9月参加了宁夏第一届体育大会象棋中学组比赛,获得第二名。

 

    无论参加成人组还是少年组,都只有她一个小“红颜杀手”,她的突出成绩使得宁夏象棋界有了女棋手的一席之地。

 

    为了女儿,父亲张郑生在2005年就办了停薪留职,专门在家辅导女儿功课、带她去学棋、参赛,照顾她的生活。为了让女儿成才,这个全职爸爸以自己全部的心血,浇灌着女儿这株智力运动的棋花!

 

    在短暂的接触中我发现,筱笛很有棋手素质,能够非常安心、沉潜地进入到思索状态中去,非常沉得住气,她也非常懂事,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似的,可见父亲平日教育得好。

 

    筱笛有梦想,她想在象棋的赛场上成为强者,成为像左文静一样自强不息、棋艺高超的女大师,她的梦想催发着她,在象棋的天地间向上、向上……

 

    而做为承载女儿梦想的肩膀,父亲张郑生在谈到女儿未来时说,打算让女儿进一步去大赛闯一闯,锻炼一下,生活在银川的他们,目前苦于无法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下一个目标就是让筱笛多参加到全国大赛中去!

 

    有良好的愿望就努力地去实现吧,有志者事竟成!随着首届全国智力运动会的圆满成功,各省市、包括偏远地区的智力运动都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有国家和各省市的重视,有象棋各级比赛的锤炼,相信筱笛父女俩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亮!

象棋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