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比赛的建立与发展  (2010-05-04)
  

标兵按:为配合纪念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活动,我将陆续发表系列文章,其中主要内容是回顾中国桥牌协会成立的历史,中国桥牌协会30年来的重要成就,中国桥牌发展的主要成绩以及重大事件。

希望借此系列文章既能够对中国桥牌运动自开展以来做简单梳理,又对桥牌运动及知识进行简单普及。

另外,这些文章也是借开展纪念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做为抛砖引玉之作,希望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纪念性文章问世。而桥牌运动开展虽然时间不长,但留下资料尚少,如有信息不足之处,请多多指点。

 

全国比赛的建立与发展

 

全国A类俱乐部联赛

 

全国A类俱乐部联赛是由A类俱乐部参加的、目的为向职业化桥牌运动发展的高水平赛事。目前这项赛事有16家A类俱乐部参加,比赛分为每年三站,第一、二站为常规赛,第三站为总决赛和附加赛、资格赛。联赛每年产生总冠军,非A类俱乐部可以通过资格赛争夺2个进入联赛的资格。

纪念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全国比赛的建立与发展
    2010年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第一站在浙江杭州举行。
   

A类俱乐部的设想和启动始于1995年底,1995年,中国桥牌协会在召开的竞赛工作研讨会及主席会议上通过了“桥牌俱乐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A类俱乐部的组织形式,A类俱乐部应运而生。A类俱乐部的管理办法是,俱乐部是中国桥协所属团体会员,每年需注册,每个俱乐部队至少有4名以上的专业牌手。第一家A类俱乐部在上海成立,这就是上海EAA俱乐部,

1996年,上海EAA俱乐部做为A类俱乐部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全国桥牌等级赛乙级队的比赛,当时这家豪华俱乐部的队员被称作“即使甲级也能夺冠”,他们顺利升入甲级队。

1997年,为了筹备A类俱乐部自己的比赛,当年3月,在四川成都举行了由A类俱乐部创始会员参加的首届A类俱乐部邀请赛,这是A类俱乐部比赛的前身。参赛队是当时唯一的4家A类俱乐部:上海EAA、上海浦东、中建、成都聚友。上海浦东获得本次比赛冠军。

1997年11月27日,这是A类俱乐部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第一届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锦标赛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拉开战幕,当时参赛队有8个,分别是:上海EAA、上海浦东、中建、成都聚友、中国华能、北京科比亚、云南茶苑、湖南智通。比赛的赛制是8个队进行双循环比赛,然后前两名进行64副牌的冠亚军决赛,循环赛第3名就是比赛的第3名。北京科比亚和上海EAA进入最后的决赛,决赛中,北京科比亚击败上海EAA夺得首届A类俱乐部联赛冠军。

从1998年开始,A类俱乐部锦标赛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到2000年改为每年一次,一直到2001年。

2002年开始,A类俱乐部锦标赛全面改革,称为A类俱乐部联赛,赛制以及赛程与原来全国比赛大不相同。

为了更好的宣传和普及桥牌,推广职业化桥牌运动,让桥牌比赛走向市场,中国桥协正式推出A类俱乐部联赛,联赛分为每年三站,第一、二站是常规赛,采取循环赛方式,第三站是总决赛,由常规赛前8名队伍参加,比赛采取梯级挑战赛方式,由常规赛第8名向第7名挑战,以此类推直到决出冠军。当时常规赛为了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桥牌,放弃了传统的VP记分而采取中国独有的场分制记分方法,胜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负者0分。总决赛挑战赛也使用节分制,胜1节得1分,平局各得0.5分,负者0分。节分胜者获得比赛胜利。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A类俱乐部联赛十分与众不同,而且在长时间内产生了由赛制的改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场分制的设立,当时全国一系列比赛蜂拥效仿,最后从2006年开始,中国桥协认识到了场分制的弊端与不妥,恢复到传统的VP制。而总决赛节分制仍然延续到现在。

A类俱乐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从第一届比赛8个队发展成为16队,2002年第一届联赛也就是16个队的参赛规模。常规赛每站是一个单循环赛,每队之间交手一次,每次24副牌分为上下半场,场分制结算。当时的比赛水平相差很大,老牌劲旅多年征战经验技战术水平都很高,新来的俱乐部则比较不适应,那时强队打弱队4:0比比皆是,从2003年开始,大家逐渐水平相近,互有胜负了。2002年首届联赛第一站比赛在湖北武汉举行,分站赛冠军是上海浦东俱乐部。第二站比赛在广东深圳举行,分站赛冠军是中建俱乐部。同时中建俱乐部也夺取了总排名的第一,当时中建队除了场分75.5遥遥领先诸强外,其VP累计达到1018VP,由于是两站60场比赛,平均16.96VP并不多,但是就总分来说,可谓世界奇迹。

2002年A类俱乐部联赛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首次引入了XIMP的统计,这对牌手的实际表现给予了客观的数据评价,在以后成为全国正式比赛的必要数据。2002年联赛第一站XIMP第一名由上海浦东的顾振寰获得,第二站XIMP第一名得主是中建俱乐部的李杰,当时还有两站XIMP的总排名,第一名也落在中建李杰身上。

2002年首届A类俱乐部联赛总决赛在湖北武汉举行,这是第一次尝试梯级挑战赛和节分制比赛。比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紧张而激烈。在上海EAA挑战北京奔驰(北京科比亚)的比赛中,北京奔驰首次依靠节分战胜对手而IMP落后于对手。最后的决赛中,中建俱乐部以4.3:3.5获得胜利,决赛创造了两个记录,第一是首次出现节分平局,第二是中建依靠IMP优势,迫使对手上海浦东俱乐部最后弃权。这样就产生了首届A类俱乐部联赛总冠军。

2005年,一直是16家A类俱乐部没有变化的联赛开始尝试退出和准入机制,2005年的第三站增加了附加赛与资格赛两项,允许非A类俱乐部通过资格赛进入第二年的A类俱乐部联赛,同时成为新的A类俱乐部。上海万建俱乐部是第一家通过比赛进入A类俱乐部的成功者。

联赛进行了8年,经过反复尝试,赛制和赛程已经基本完善,联赛已经具备了一个职业联赛所应有的元素,争夺冠军和名次、保级、升级、常规赛积分对应淘汰赛位置等。

A类俱乐部联赛的设立为我国的高水平竞技桥牌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A类俱乐部联赛代表了我国桥牌运动的最高水平,很多牌手从中成长起来并且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通过A类俱乐部联赛10多年来的洗礼,经常参加联赛的牌手水平大幅提高,带动了俱乐部、牌手所在地区的桥牌水平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国内最高水平以及国家队牌手的提高,他们也需要高水平的比赛来保持状态。特别是2006年开始,中国女队以俱乐部形式加入A类俱乐部联赛进行备战世界大赛,事后证明,女队在2009年夺取世界冠军,和她们长年在男子牌手云集的联赛中征战不无关系。

但是,A类俱乐部在管理和运作形式上也有很大的缺陷,缺乏正规的领导和指导,特别是从上而下的市场化、职业化没有走上正轨。参加比赛的牌手也逐渐趋向敷衍,整体水平、赛风赛纪以及比赛和牌手形象方面,与正规职业化赛事相去甚远。在这一点上,中国桥协也有过相应的举措,不少有识之士也曾经提出不少方案和想法,但收获不大。如果假以时日,对A类俱乐部进行大规模整顿,规范有关管理,A类俱乐部联赛应该成为中国桥牌竞技方面水平最高的平台和最有号召力的品牌。

A类俱乐部联赛是一项全年性赛事,和其他比赛不同,即使发挥超常,也仅仅能获得一次分站赛好名次,但是要想获得最终的总冠军,需要整体实力和综合实力。从1997年到现在,包括锦标赛和联赛在内,在进行过的15届比赛中,一共只有6家俱乐部获得过冠军,特别是联赛,要不是去年浙江竞帆折桂,只有国内四大豪门染指冠军。具体成绩是:

年份                           举办地            冠军

1997年                         上海              北京科比亚

1998年     上半年              云南昆明          上海EAA

1998年     下半年              天津              北京科比亚

1999年     上半年              上海              中建

1999年     下半年              上海              上海EAA

2000年                         浙江宁波          上海天宸(此俱乐部已经消失)

2001年                         浙江宁波          北京华企(现北京首创)

2002年                         湖北武汉          中建

2003年                         浙江宁波          北京科比亚

2004年                         上海              上海旗忠(原上海EAA)

2005年                         广东台山          上海旗忠

2006年                         广东台山          上海旗忠

2007年                         广东珠海          北京首创

2008年                         浙江宁波          上海旗忠

2009年                         湖北武汉          浙江竞帆

注:2002年后的举办地为总决赛举办地点。

 

相关链接:纪念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全国比赛的建立与发展——全国桥牌协会锦标赛

相关链接:纪念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中国桥牌协会的成立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