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象棋教室 > 象棋圣经(一)
象棋圣经(一)
2009-06-30      作者:贾题韬      来源:《象棋指归》
 

    象棋阶段,尚无定论,习惯上大抵以胜负分高下,无客观之标准也。今就经验所及,参以前言通说,试为论之: 

    习象棋者,于枰中诸子之使用,有其自然程序,大抵先能用车、炮,得其粗相;次及于马,得其曲致;次及于兵,得其细境;次及于士、相、将,得其逸趣。至是于全体战员均可按其性质,依法运用,杀、和、攻、守大致不差者,为第一阶段。入此阶段,则合于象棋标准程度之单位,应分先者,让先必多负,推而让双先、马、炮等,亦必以所让程度之多寡,而为比例差。反之如本系分先,而彼此让先或让子,亦可互有胜负者,则棋力未定。漫无准绳,乃初学现象,尚不得谓为入段也。 

    既明各子之用法,而后可以言布局。布局者,以局势向、背、强、弱而定胜负,前仅局部运用,此则能为全局计划者也,为第二阶段。 

    既明布局之意,就个性所近,与工力所至而专精一种或二、三种局势者,如善使当头炮局或屏风马局等,为第三阶段。 

    进而于各种局势均可运用自如,为第四阶段。 

    虽明各种布局之用,然知其分不知其和,知其正不知其变,若能错综互用,尽其变化之妙者,例如,当头炮局可变为屏风马局、担子炮局、偏锋炮局(即过宫炮),为第五阶段。 

    向背之中有向背,例如屏风马局破当头炮局,起手马八进七者,应继以兵三进一,左右配备始称均衡,如兵七进一即背,然有时则为向。先后之中有先后,例如马八进七,应以卒3进1为先手,然有时为后手。若能以向为背、以背为向。以先为后,以后为先,不滞于形,斯为化境,为第六阶段。 

    妙持先手,不爽毫厘,神而明之,变化自在者,为最后阶段。 

    象坛惯例,分先对局者为一等;降至让先、双先、马、炮、双马、车,次为等级;此乃临局区分,不同前者所论。以分先者,未必即臻神化之境,而高下系于一时一地为比较也。唯七种阶段之程度,自得依此例定其等差耳。


已言象棋之阶段,次及其进修方法,分二:
甲、阅读 
   (一)首应读《象棋指归》(即本书),此书发凡起例,寻流探源,读之对象棋可得一系统之了解。非作者好自为介绍,实以历来诸谱,尚无此等著作也。 
   (二)次应阅《适情雅趣》,对局系由布局、而中局、而残局,学习则应自残局、而中局、而布局,盖先及其简单者,始可渐进于复杂,此谱布置简要,命意隽永,最适于残局练习。 
   (三)次应阅《桔中秘》,此谱为全局着法,以当头炮为主,虽称峻利,而过牵就胜方,宜识其意,勿泥其迹。 
   (四)次应阅《梅花谱》,此谱系全局,当头炮着法大体同于《桔中秘》而绵密过之。屏风马着法则别开生面,极尽变化之能事,唯无破当头炮兵五进一,余编有《梅花新法》,即为弥补此缺点,现下属稿中。 
   (五)次应阅《竹香斋》,阅前诸谱,布局、中局、残局,均已知其大要,然粗者可见,细者未及,此谱深长淡远,妙绪纷披,尤以第三集精金百炼,炉火纯青,细为咀嚼,可入“三昧”。 
中国古籍全录
   (六)次应阅《名手对局》,庶汇流归海,窥其全体。 
上举各谱,均见于谢侠逊氏著《象棋谱大全》。至阅读次弟,乃就初学者而言,若已具相当程度,则宜视所短者而专习之;或个性所近,略更先后,亦无不可。 
乙、对局 
   (一)须与程度相当或较高者,时常对局,不可怕输,或用或负,局终应作检讨。 
   (二)每次对局以二局、三局为限,多则心浮手滑,菲徒无益,而又害之。但布局运子必精密操算,不可苟且。 
   (三)须专用一种局势,迨谙其长短明其运用,始可另易别种布局。 
   (四)须谨守公约,棋品不好者,棋艺定难好,尤以不悔着为最重要,违者终身无望。 
   (五)须参观名手对局。

战员的分析--棋子

    棋子乃用以战斗之战员。其类凡七:曰车、曰炮、曰马、曰相、曰士、曰兵、曰将。夫不知兵者不能用兵,理属自明,不待词费。兹将各子之特点、实力、用法,分述于下:

(一)车

   特点:勇猛迅速,攻、守、进、退,无往不利。

   实力:占第一位,可当马或炮之二倍。

   用法:起手布局,应早出以策应各方。否则虽强必弱,虽先必后。横出直出,或左或右,须视局势之向背而定,不得随手。

    中局冲杀,应留有余地,以便进退。以车于战员中,具有主力作用,敌人与其一举一动,无不注意之消息之,以图制其死命,此宜谨者也。

    残局杀和,变化綦繁,大抵敌方缺士者,不得轻与兑换,宜配马、兵;缺相者宜配炮、兵;士、相全者,宜配马、炮、兵。

(二)炮
   中国古籍全录

   特点:行动迅速而易于成势,遥制对方,联系诸子,使前、后、左、右如常山之蛇,有击必应;如布电之网,有触必发;凭籍士、相,攻守兼施,凡局势多以之为主。

   实力:次于车,一般以为马、炮相较,各有殊胜,此大不然,马行缓,炮行速,马系于一方,炮关乎全局。残局之中,就攻的方面言,马固较优,然守的方面则较为绌;且炮可以籍士、相而攻守兼施,攻不如马者,特在缺乏士、相之时,尚不得一概而论也。临局非得先手,万不可轻以炮换马。

   用法:起手所重在势,宜深藏以蓄之,轻发则弱而无力,且有全局散涣之虞。宜有余子为之前,则遥制之力大;宜置于横通之线,则闪击之用神。敌缺象而有士时,最有利于炮之攻势,不得轻与兑换。残局应退守我方,借士、相而为运用。

(三)马
 
   特点:回环跳跃,盘旋曲折,线的活动较车、炮为迟缓;面的活动活动则较广泛而灵动;以车、炮之四方指顾,尚不若此之八面玲珑也。其行曲,其力柔,其神逸,枯涩简单之局,得之则错综变化之致,儒将风流,于马有之。

实力:仅次于炮。

   用法:马行缓,且有绊腿之限制,故全局宜置于可据之地,为守兵之用。必有较守兵为大之代价,始可进攻。进攻则须辅之以车、炮或二马连环,以防敌人之扼制。残局宜攻,如缺相时,须视局势之强弱而为进退,以与相可互补以为守也。

(四)相

   特点:保卫将(帅),固其专司,而尤在协调诸子,使得籍以成势。例如,当头炮、缠角马等局均以相口为据点;担子炮、单提马等局均以相为间架;伤车、马、炮其势弱,伤相者其势危,诚哉其辅弼之用矣。

实力:次于马。

    用法:前局宜静,轻动则有有害局势之严整。“当头兵”为其前护,宜珍惜勿失,失之则相易受威胁,连环起飞,须避炮锋;遇马飞抵,最善绊腿。残局宜动,可以遮将;可以搪马;可以闲,以窥敌之动静;可以隔,加强炮之攻势。如有缺时,宜留马以备救补,并亟应设法消灭对方之炮减少危险。

(五)士

   特点:大体同于相,唯活动范围较狭,腹心之用为胜耳。

    实力:次于相。
 
    用法:前局宜静,残局亦不宜轻动。避炮锋宜顺补;避车锋宜背补;避马锋宜角补。与炮有攻守相济之功,尤于残局时为然,于缺士时为切。

(六)兵

    特点:其数最多,勇于牺牲,杀之不易尽,死之大有功。

    实力:次于士。

    用法:此当据其位置而言之: “当头兵”最重要,除当头炮局,前局不宜轻动;三、七路之兵宜早动,至少宜动一面,以免碍马之前进,且必进一步于“相口”,始有据点也;边兵,则对方跃边马者始宜动,否则亦以静为宜。残局前进,须有护援,进至横线第七路,即应慎审,不可轻下。我方车、炮得势者,宜以兵破其相;车、马得势者,宜以兵破其士;如双方势力相当者,则应相机为用,又不可轻作牺牲也。

(七)将

   特点:诸子皆可牺牲,惟此不可牺牲;诸子为决胜负之工具,此则为决胜负之目标。

    实力:就其为全局之核心言,可谓大于一切;就其实际战斗力言,可谓小于一切。

    用法:无论全局、残局均以静为原则,动为例外。通常宜居中路,惟亦视攻守之强弱,以避重就轻,非可拘定。残局之用,在走闲着,盖惟将之闲,多不致影响全局耳。

    关于战员之分析,略如上述。吾尝玩其风格,车如长城,如飘风;炮如春雷,如冷雹;马如名花,如游龙;士、相分飞,似惊寒之雁阵;兵不畏死,如凿路之五丁;将守深宫,高风细柳。试比物兴志而神会其别致,将醰醰有味于桔中之乐,而怡然于可歌、可舞、可惊、可喜之别一天地也。

视察战场--棋盘

    既为战员分析矣,继此应一视察战场。棋盘者,战场也,俯视江山,方寸万里。纵路九、横路十者,战员所由以进退之线;纵横交错,位凡九十者,乃所据以攻守之点也。棋子既各异其性能,点线复不同其方所,是其布局运子进退取舍必有配置之宜,或有不当,非贲事即失效,虽有悍将练卒,犹走骐骥于墙茨之上,斗猛虎于泥淖之中,不惟不能施其技,且见其自困而毙矣。

    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必胜,不知此而用战必败。”又曰:“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战,胜之半也。”夫棋亦然。关于此点,历来棋谱向未道及,惟操子较久,技术较高者,乃心知其意,观其各子布置之地位,即可知其艺术之高下。

   今将棋盘点线利害之要,分别列表说明,试闭目以思,点识其形,临枰观局。将有庖丁解牛之妙。

   据前二表,按图索骥,关于象棋战场之形势,抑可得其慨略已。虽然,此特一种静态的区划,使临局便于为布置运用之射影,非尽可胶柱于此。

象棋教室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