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杯话叶澄  (2003-10-20)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体育交流的不断深入,以桥牌为纽带的交流活动在大陆和台湾地区频繁举行。每年都有很多大陆代表团参加高雄和台北地区的桥牌邀请赛,如“精准杯”、“叶氏杯”等。台湾代表团也每年组织访问团到大陆交流桥艺及旅游。

  在浦东东锦江索菲特大酒店,2003年叶氏杯桥牌大奖赛的赛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位肩上披挂白色毛巾的牌手出现在赛场,有时在场外也时常听到他和桥友们交谈时的爽朗笑声。他就是这次叶氏杯大奖赛的赞助人——(台湾)叶杕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澄先生。

  在紧张比赛的闲暇之余,通过与叶先生的交谈,逐渐了解了他和叶氏杯的一些情况。

  叶澄,1948年出生在上海,才三个月大就随父母去了台湾。1970年,还在上大学的他就开始接触桥牌,并喜爱上这项活动。多年来,叶先生一直在大陆从事国际贸易,在祖国的最北端——中俄口岸留下了叶先生辛勤的足迹,他说:“由于业务关系经常来大陆,所以我对大陆非常熟悉。我70%以上的生意都是在大陆进行的。”

  当问到办叶氏杯的初衷时,叶先生明确的表示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他认为目前两岸的政治对话不畅,而经济和象桥牌这样的文化体育交流已经非常通畅。希望借助这样的交流加深两岸沟通。“叶氏杯每年在台湾和大陆各举办一次正是这种交流的最佳体现”。其二:提高两岸桥艺水平。“我们中国人是最聪明的,中国人就应该出人头地。当年,黄光辉他们获得了两届世界亚军,赢得了华人在世界桥牌的最高荣誉。虽然近年来没有很好的成绩,但我希望靠这个活动,扩大两岸与外界的桥艺交流,提高技术水平,可以在世界大赛上再创辉煌。”

  叶先生在98年患脑中风后,行动有所不便,社交活动逐渐减少,生意也基本放下了,但由于特别喜爱桥牌,所以每年都出资、也亲自参与很多的桥牌活动。他笑着说:“办叶氏杯纯属个人志趣。过去一直忙于生意,现在也应该在社会公益上多投入一些。”

  谈到牌手的现状,叶先生认为目前大陆和台湾的牌手都非常辛苦,收入也偏低。“我们桥牌也应该像NBA一样,牌手出来打牌同样应该得到可观的酬金。”叶先生希望借叶氏杯的微薄之力,推动桥牌的职业化发展,提高牌手的收入。“我还希望借助各种传媒,让桥牌与大众更加亲密一些。”

  叶先生向我们介绍说,叶氏杯已举行了四年,前三年仅仅在台湾举行。最初的叶氏杯是一个月一次的擂台赛。第二年改成一年四次,每季度一次比赛。到了第三年,又改成一年两次比赛,时间上则是为了配合两岸桥牌交流。到2003年,叶氏杯又有了历史性的突破,首次在台湾和大陆两地各举行一次,特别是这次在浦东举行的叶氏杯大奖赛,实际上已经由过去的两岸三地桥牌邀请赛演变成了高等级的国际性桥牌赛事。

  叶先生愉快的说:“今年上海是首次,今后叶氏杯将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或者深圳四个地方轮流举行,台湾和大陆每年各一次。我相信叶氏杯一定会越办越好。”

  “我的生意基本都是在大陆做的,现在用来反馈大陆也是应该的!”我们又听见了叶先生那爽朗的笑声。

  
 
 
 

进入论坛